人民公社这个历史名词,对于我们这些80后的人来说,显得有些陌生,在改革开放之后,包产到户的政策实行,人民公社便宣告瓦解,永久地被打入了历史的仓库里。尤其对于那些生活在城市中的80后的人,他们接触人民公社,只能通过历史课本和一些少得可怜的文献资料。
我对人民公社的了解,很多大部分也是来自书本的。而很小的部分是通过自己的所闻所见。我的父辈们经常会在吃饭的时候谈及他们当年的艰苦岁月,虽然他们讲的都是一些非常好笑的内容,但是从他们的言语里,我依旧能体会到他们在一贫如洗的日子是如何艰难度日的。
我们一个很大的宗族,大家都姓王,现在人口已经一万了,是该岛上最大的一个村了,因此被人称为北山虎。宗族是由几条小村组成,一个大队领导,大队设在上村,小的时候,人家会说大队大队,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叫大队,为什么不能叫小队呢,后来读了书才得知,那是人民公社留下的名词。随着人民公社的瓦解,就剩下两排房子在那里,现在已经破旧不堪,很久没回家了,不知道有没有倒塌了。其中有间房子是一个民间医生上班的,还有一间是开了小卖部的,其他的则空着,除非到了村里要演雷剧,他们从雷州那边请来剧团,演员就住进这些屋子。
从这些屋子的规模,我可以想象当时的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水平如何,现在我们的村委会,已经建立两层楼高的办公楼,但当时就得那么几个屋子,真是没法比。可见人民公社的发展是多么的缓慢,完全没有充分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。
在我们村,有一个很大很宽的沟渠,我一直对这条沟渠是用来干什么的很感兴趣,后来母亲告诉我,这个沟渠原来是有水的,在沟渠的旁边就是人民公社的分队了,但我已经找不到当年人民公社的遗迹了,母亲说,当年她们从农田里割了草,拿来这个沟渠里浸泡,这样可以让水草增加重量,然后卖给公社,公社吃大亏。
我们的村口有个大大谷场,是当时人民公社的全体社员用来晒稻谷的,随着岛内中线公路的建立,许多农户都将稻谷撒到路面去晒,而谷场长满了草,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足球场,我们村的谷场算是好了,上村的,这是垃圾荒草一堆堆,诉说着当年人民公社的辉煌。
我们现在这些年轻人已经无法体会我们的父辈所经历的一切,他们的经历也许他们有时候也不愿意提起,因为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岁月。
0 评论 :: 人民公社印象
发表评论
发表你的高见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