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的世外桃源

那个年代没有工厂,真好,到处都是灌木丛,绿树青葱,到处都是鸟儿,村的公路都是土的,是人为在草地上走出来的,中间还是一排的草。最值得一赞的就是空气,很是新鲜,这是城市里人羡慕不来的。农村没有汽车的声响,只有单车或是两腿走路,当时人们并不觉得路远,现在的人们走两步,都得以车代步,很是矫情,跟过去的人没法比了,早上菜农早早的从家里出发,用自行车运载着两框蔬菜往集市去,或是用三轮车推出去,经常是两夫妻,由于是海岛,早晨的雾很大,甚至有时候是伸手不见五指,雾很白,不像书中描写的伦敦的雾那样,是紫色的。

早晨,各家的公鸡会啼鸣,当然有的鸡比较笨,可能两点多就啼了。大概是6点钟左右,我可能会起来沿路拦住一辆卖饼的车,卖饼的阿姨会把这些饼运到学校门口,然后卖那些小孩子,我为了吃得早,就中途捷足先登了,那时候不得不佩服我自己起得早,而且一点都不觉得累,不过我一般都是9点多就开始睡觉了,因为晚上是没有娱乐节目的,连电视都没得看,即使这样,童年还是过得很开心,会经常到树林去抓鸟,掏鸟窝,有几次都掏到了小鸟,然后自己制作一个小小的鸟笼,把它们养起来,自己不是鸟妈妈,不知道这些小东西会吃什么,那时猜想他们可能会吃蚯蚓,便拿锄头到地里挖蚯蚓,弄来之后他们还是不吃,便强迫弄开它们的小嘴,它们唧唧的叫,感觉有点残忍,将虫子放了进去,有时候是喂他们饭粒,可惜它们离开鸟窝,就不可能活下去了,可能没有鸟窝那种温度,养的小鸟每天都死一只,最后都死光光了,那时候得出的经验就是养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。

夏天的时候我们会去抓蝉,岛上的树木很多,多树荫,因此蝉叫得特大声,让人听了感觉很闷,中午放学之后,没事情干,自己又不习惯睡午觉,抓蝉成了首选的消遣,抓蝉有专门的工具,不过都是自己亲手弄的,弄一个铁圈,将渔网丝袋穿在其中,然后将铁圈绑在一根竹子上,一个工具就算完成了,有时候没有渔网丝袋,就只能用塑料袋,功能差不多。捕蝉是一门技巧,将袋子举自蝉同等高度,然后迅速一盖,再迅速往地上一扣,蝉就差不多落网了,成功率很高,抓回来的蝉我们会拔去它的一半翅膀,防止飞走,蝉有两种,一种是会发音,一种是不会发音,不会发音是因为他翅膀下面的两个白膜破裂了,蝉就是靠那两个东西发出声音的,至今我还不明白为什么有的是破的,有的是完好无损的呢,没有声音的蝉,我们则可能丢掉或是拿给鸡吃,而有声音,比较好玩,在手里揉来揉去,使它发出声音来。这些蝉,大多过不了第二天就一命呜呼了。

小时候喜欢爬树,即使是树干很光滑的树,都能爬上去,鸟窝正是扎在树干很光滑的桉树上,当时是小孩子,天不怕地不怕,见树就爬,也不担心会摔下来,父母也不担心,可能父母觉得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,大多都是身体很好,本领很高,不会摔下来的。我们烈士陵旁边有几颗椰子树,大概几十米高,但也有小孩爬了上去,把椰子摘了下来,真是厉害,我就没这种本领了,我只能爬很矮的树,归根到底,还是胆子小。那时候爬得最多的树是树菠萝,因为要看树菠萝成熟了没,如果熟了,则把它摘下来。

树菠萝是我们那里的特产,大家都知道越南卖到中国的特产是菠萝干吧,大家都同一个纬度,两个地方的水土都差不多,树菠萝都长得很好。自然也是我们的特产。我们那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树菠萝,它的作用有二,一是用来遮阴,二是他的果实可以用来吃。树菠萝在我们是一种礼品,可以到处送人,记得我当时考初中那时,我的母亲就曾经往某老师家送了菠萝,这是道听途说的,我并不清楚。我家种了7、8棵的树菠萝,如果按照每棵长20个菠萝仔的话,就有140个,好多的数目,但往往不指这个数字,一般估计200个都有,可惜我们真正能吃到的就很少,因为很多漂亮的都拿去送人了,有时候我跟父母说,我们种菠萝的反而吃不到好的菠萝,真是好笑。事实上,我们吃的大多都是有虫子的菠萝。我觉得我家的树菠萝总比别人家的小,人家有的菠萝至少有30来斤,非常大个,而我家的,有的有如葫芦,天壤之别。
(待续....)

3 评论 :: 曾经的世外桃源

  1. 王兄文思泉涌,有写不尽的故事,说不尽的话语。。。

  2. 师兄见笑了

  3. 没爱心的人。小鸟,蚯蚓,蝉都被你折磨死了。
    你们家的漂亮的树菠萝,下次送我一个吧

发表评论

发表你的高见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