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接触最多的概念就是公民记者(因为些论文的缘故),另一方面是自己其实也是一个公民记者。现在我开始研究中国公民记者的发展历程和现状,以及他的未来发展趋势(谈不上研究,怕贻笑大方)。
在寻找关于这方面的资料时候,发现中国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很少,如我在中国期刊网上,输入“公民记者”关键词,所得结果只有7条,少之可怜。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好事,因为别人没研究或是少涉及的东西,我们在研究探讨的过程中,容易产生新的观点和新的发现,从而形成自我的看法。这对本科生来说,是一件及其不普通的事情。
公民记者,在网络没有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,只是这个概念还没有被提出来,公民记者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进行信息传播的原始时代,当时的公民记者他们利用自己的口头进行信息传播,这种传播的范围极小,影响力也有限,我们可以将他称之为公民记者发展的低级阶段。到了网络时代,个人信息的传播和影响能力通过网络被放大。公民记者这一称呼也被提上日程,这个阶段,我称之为公民记者发展的高级阶段。 我认为公民记者只是一个代称,他是伴随信息传播的形成而形成的,我们没有提出它,并不代表他不在存在,例如氧气,在我们人类没有发现它的时候,他早就存在于大气层中了,它被人类发现是人类文明进步到一定阶段的成果,而公民记者这一个称呼,也是互联网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成果。
到目前为止,公民记者还没有公认的定义,因为这一群体身份的特殊性。中国的政府对新闻自由控制非常严格,而这群不“安分守己”的公民记者成为政府眼中钉,政府的不支持,导致许多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缺乏政治动力,说得不好听,中国的学者很多都是墙头草,脓包。没有一点学者斗士的精神,永远是屈服于政治的淫威之下。
我个人认为,公民记者是公共事件的记录者,以自己独特视角看待事件,通过网络传播给公众,引导公众参与对这些事务的讨论,公民记者还对世界其他地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评论,公民记者不非他们的正职,政府或企业并没有支付他们的薪水,公民记者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,他们希望通过他们的文字和图像,传达某个事实,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,并希望借此影响他人。在这里要区分一个概念,并非所有写博的人都是公民记者,他所写的内容必须是关乎社会公共利益的,至于写那些风花雪月、柴盐油米醋的琐事,则不属于这一群体,要提到的是很多博客都会对一些时事进行评论,这种行为与新闻评论员的功能差不多,由于很多时候公民记者的能力有限,并未能深入了解事件的发展,因此评论是延伸公民记者的功能重要特征。
0 评论 :: 闲话公民记者(一)
发表评论
发表你的高见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