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由于迟迟没有写路遥,现在补上,以示对喜欢的作家的一种祭奠)
8月1日应邀到延安大学,在那里,我有幸参观了路遥文学纪念馆,心情激动不已。路遥,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,一部《平凡的世界》感动了无数人,也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。然而他的英年早逝,实在让人扼腕痛惜。参观他的纪念馆,更明确的说,是怀着一颗沉重的心情而来的。
初入馆,便看到一副字帖,乃是路遥生前非常喜欢的诗句: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眼泪,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。确实,路遥是非常热爱家乡的。纵观路遥的作品,他的作品都是描述陕北这片黄土地的。陕北黄土高原,自古是一个焦苦的地方。路遥生于斯,长于斯,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求索奋斗,历尽艰辛。他对农村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,和农民有着血脉相通的感情。也正是一点为我喜欢。我出身贫困的农民家庭,因此对他作品产生着某种共鸣。
紧接字帖之后的乃是路遥生前一系列的照片展。参观这些图片我更喜欢称之为“读路遥”。此次参观,我才真正读懂了路遥,从这些图片中我才真正的读懂了他。也是这次重走西北角活动使我有机会能真正的读懂他的作品。在未到这片土地之前,只能把人物放在南方的丘陵地带去想象。如今来到这片黄土地,看到贫瘠的黄土高原,才真正感受到他作品的魄力和感染力。
图片展现了他落魄与辉煌的一生,更是他一生文学创作历程的展现。我看到了他的出生地,看到了他的父母亲——典型的黄土高原农民。看到了他就读的延川县中学,看到他与青年文学爱好者在一起,看到他创作时抽烟的情景,看到他倚在墙角若有所思的样子。看到他为写好《平凡的世界》而跟工人下煤矿的情形。看到他安静地躺在鲜花丛中,离开这个平凡的世界。看到人们涕泪俱下的痛惜场面。这是他人生的一些剪影。从这些剪影中,我能感受到路遥对创作苛刻到自虐地步的崇高追求,也遗憾路遥在面对死亡时的脆弱。
路遥之死,让多少人难过,我不得而知,而我知道我是其中的一个,一部《平凡的世界》,让我们这位伟大的作家的身子一下子垮了。他在《早晨从中午开始》中写道:写这部书我已抱定吃苦牺牲的精神,实行如此繁难的使命,不能对自己有丝毫的怜悯心。要排斥舒适,斩断温柔。只有在暴风雨中才可能有豪迈的飞翔;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弹拨出绝响。《平凡的世界》,成为路遥的绝唱。
参观纪念馆后,本计划前去路遥的坟墓,据了解,路遥墓前的一块方石上刻有“平凡的世界,辉煌的人生。”的悼词。可惜行程时间安排匆促,无缘看到路遥的坟墓,遗憾不已。
(tag 西安 延安 西北角 )
0 评论 :: 参观路遥文学纪念馆
发表评论
发表你的高见吧